时间 | 立项单位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2022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风险及整体性治理研究 | 张学浪 |
2020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资本论》机器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逻辑关联性研究 | 王永章 |
2020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 | 王永章 |
2018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大数据权力经济哲学研究 | 张以哲 |
2018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 相雅芳 |
2016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升研究 | 李桂秋 |
省部级项目:
时间 | 立项单位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2022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 | 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通模型建构 | 张晋 |
2022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 | 发达国家共产党对百年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转变研究 | 孙子怡 |
2022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自筹课题项目 | 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宣传工作研究 | 朱豪媛 |
202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变革图景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 | 乐晓蓉 |
2020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实践机制研究 | 顾燕峰 |
2019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研究 | 徐志坚 |
2019 |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 | 刘 文 |
2017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 唯物史观视阈下智能革命与财富分配研究 | 王永章 |
2017 |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 |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机制构建 | 徐志坚 |
2015 | 江苏省社科基金 |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研究 | 张学浪 |
2015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 张学浪 |
2015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及促进研究 | 张学浪 |
2014 |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升研究 | 李桂秋 |
委局级项目🎾:
时间 | 立项单位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2022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抗疫精神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研究 | 王永章 |
2022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基于知识图谱理论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 | 张慧 |
2022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关系研究 | 朱豪媛 |
2022 |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 | 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全周期的实践路径研究——以浦东新区“三会一代理”协商治理平台为例 | 顾燕峰 |
2022 |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 |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劳动形态变革的调查研究——基于浦东张江与金桥地区的实证调研 | 乐晓蓉 |
2022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护研究 | 李 敏 |
2021 | 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 | 新时代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 | 张 晋 |
2021 |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 | 新时代高校创业社团思想引领体系构建及路径探析——以上海高校为例 | 张 慧 |
2021 | 江苏省委网信办重点研究课题 | 江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 张学浪 |
2021 | 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军休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顾燕峰 |
2020 |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 | 劳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方法研究 | 刘 文 |
2019 |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 | 王道红 |
2019 | 上海市学生德育实践研究课题 |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 | 王永章 |
2019 |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 |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李 丹 |
2019 |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 | 辅导员工作风险评估与防范应对 | 张 慧 |
2018 |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 |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研究 | 刘 文 |
2017 | 上海市德育实践项目 | “微课程、微互动、微体验”高校思政课“微模态”教学改革研究 | 王永章 |
2017 |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 马克思感性思想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 毛天虹 |
2017 | 上海市马学科择优出版资助项目 | 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研究 | 毛天虹 |
2017 | 上海市教育科研一般项目 | 工程伦理多维立体融入高校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毛天虹 |
2017 |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机制构建 | 徐志坚 |
2015 | 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教育研究 | 毛天虹 |
2015 | 上海市德育实践项目 |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虚—实结合创新研究 | 毛天虹 |
2014 | 上海市学校德育课题 | 移动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学生思想动态的视角 | 乐晓蓉 |
2013 | 市教卫工作党委 | 高校大学生党史育人的基本定位🆔、途径和方法研究 | 朱树彬 |
2011 | 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 | 现代公有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的深层思考 | 王永章 |
2009 | 上海市科研创新项目 | 从《资本论》到科学发展观—资本的批判与超越 | 王永章 |